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思政课办得更好、讲得更活,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全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阿坝职业学院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把育人责任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把育人要求融入到每门课程之中。充分利用红军长征在阿坝的历史,深挖雪山草地红色资源,突出民族地区特色,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实效性。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融盐于水、润物无声。
以思政课程为阵地把准党史学习教育总方向
思政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旨在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深刻了解国家和民族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在党史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阿坝职业学院思政部立即组织老师们进行线上集体备课,深入探讨如何将党史教育“融”进教材,“请”进课堂,“导”进学生头脑。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发展线索、历史发展规律等融入思政课教学,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由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爱国主义的承继过程等关键问题,帮助学生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识,把准党史学习教育总体方向。
以红色资源为素材上好党史学习教育“大思政课”
把党史教育融入到思政课程中,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渗透到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勾连,化抽象理论为鲜活事例、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落实育人目标。
阿坝是长征途中红军经过人数最多、驻留时间最长、召开会议最多,也是长征过程中自然环境条件最艰苦、党内反分裂斗争最尖锐、军民关系最深厚的地区,红色资源丰富。
阿坝职业学院把课堂搬到了茂县烈士陵园、茂县革命烈士事迹展厅、“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结合百年党史,上了别开生面的教学课。重温革命先烈感人事迹,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强化爱国主义情怀的深刻实践。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创党史学习教育新局面
面向青年学子的党史学习教育,绝不能囿于三尺讲台这方小小天地,而是讲究温度与智慧,只有讲到学生们的心坎里,才能激发学生内在力量。
阿坝职业学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多措并举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开展,让党史学习教育思政课“活起来”。
一是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领导宣讲相结合,学校党委书记谭可为全校师生开授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书记讲党课”,强调将党的百年历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
二是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融入课堂相结合,全体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将党的百年历史有机融入教学课堂,教育引导青年学子从党的辉煌历程中汲取成长的智慧和力量。
三是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阿坝职业学院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学“四史”、守初心、担使命主题演讲比赛,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感悟发展巨变,引导各族青年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四是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艺术相结合,学院举办了“齐心手绘忆党史,百年献礼庆华诞”诗词楹联、书法、摄影、绘画、黑板报作品展,学院师生党员通过手绘党史故事,迎接建党百年,向祖国母亲致敬,祝福伟大祖国。
五是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微视频相结合,持续开展“看爱国影片·迎建党百年”周末观影活动,甄选播放优秀爱国主义影片、阿坝州革命历史影片“口述历史·和谐家园”、《红军长征在阿坝系列短片》等微视频视听资料,以此凝聚广大师生爱国、爱党、爱校的澎湃动力。
六是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读党史相结合,阿坝职业学院订阅号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党史百年·天天读】栏目,重温党史,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导全院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阿坝职业学院积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用好思政课主课堂、主阵地,依托丰富红色资源,创新载体方法,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从看得见的变化切入,从打动人的故事讲起,拉近历史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让党史故事活起来,使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续写新时代辉煌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