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党100周年 >> 成果展示 >> 正文
阿坝职业学院
【热点】阿坝职业学院:石榴花开满校园 民族团结写新篇
日期:2021-11-10   作者:   点击:[]


地方平台发布内容
四川学习平台
2021-02-03
作者:曾盛国

近年来,阿坝职业学院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所有工作的基石,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念好民族团结“五字诀”,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师生“五个认同”,形成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民族大家庭,充分展示了民族地区高校精神内涵。

一是在“谋”字上用意,及时解决师生诉求。在领导干部中持续开展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网络和参加社团活动、参加教研活动、参加宣讲活动五进入三参加”活动,促进建机制、抓长久、强基础,实现常态化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目标。共梳理师生意见建议100余条,通过现场解答、集中讨论等方式及时解决各种问题矛盾。通过领导干部每周、每月、每学期足次深入师生,以师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于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拉近了各族师生关系,建立了深厚友谊,真正做到了民族政策在一线宣讲、校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努力营造了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是在“情”字上用功,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在学生管理上处处体现民族团结,时时促进共同进步。针对学生主要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成分复杂、家庭生活困难、文化程度不高的实际,实行班导师和辅导员“双员制”共同管理,每周定期到寝室、食堂、社团等,关心关爱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把民族团结落实落细到每个环节。针对学院90%学生来自农村,三分之二学生都是贫困生的实际,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实现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全覆盖。建立少数民族学生评奖评优倾斜机制,开展阿职之星典型表彰,助力学生成长成材。建立“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每年开展民族地区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走访调研,开设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民族学生就业规划指导,让学生从指导与帮扶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充分利用疫情防控期间思政教育各种“活教材”,通过线上教学、微信、QQ、网站等平台,开展青春告白祖国、爱国力行等活动,组织开展爱国主义读物诵读活动,组织举办疫情防控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微展活动。与西南电子科大联合制作疫情防控歌曲《等你》,在师生中广为传唱,有效提振广大师生应对疫情的信心和决心。针对学生周末文体活动单一的问题,选派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学生社团指导老师,每周定期为学生举办公益培训指导活动。通过相互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带动少数民族学生能说会讲普通话,汉族学生会唱民族歌、会跳民族舞、能讲民族话,以此凝聚人心、增进认同。通过用心用情的宣传教育引导和扎实有效的活动开展,各民族学生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已然将学校当成自己温暖的家,形成了情同手足、团结和睦的浓厚校园氛围。

三是在“志”字上用脑,激发师生奋进潜能。把团结进步、乐于奉献的精神作为学院建设初期对每位教职工的基本要求,通过教职工大会、集中学习会、党课报告会、学习先进典型等形式,做深做实教职工思想工作,让团结、进步、奉献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上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作为重大任务贯穿始终。坚持每周开展升国旗仪式,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团日、班会,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评选表彰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示范窗口、模范处室活动。选拔各民族学生成立石榴籽艺术团,利用周末组织开展藏羌锅庄、彝族达体舞等活动,在歌舞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利用周末组织全院学生观看民族团结教育影片,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篮球比赛和书法绘画文学摄影展,定期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专场文艺晚会,为师生提供民族优秀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演、“书香阿职·经典传承”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暑期“羊角花推普行动”,通过各种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励志奋发、刻苦磨炼,勇于担当、同心同向,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四是在“史”字上用心,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讲清讲深讲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及相关理论知识。深入开展“历史的记忆、和谐的家园”口述历史进校园、进线上课堂活动,播放《中国抗疫志》《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纪录片,通过网络对话一线战“疫”亲历者,深入生动讲述党史国史,引导师生读史明智鉴往知来。系统梳理疫情防控以来国家、省、州、校4个层面典型案例,编制《疫情防控思政教学案例汇编》,充分发挥思政教师队伍作用,通过疫情案例加强思政教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进中华经典进课堂,传承民族精神,弘扬国运文脉。做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舆论场,建立新媒体中心,依托各平台推送关于党史国情、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历史及特色文化、优秀民族典型人物等方面的原创微图文、微语音、微视频,做好正向引领。通过以史明志、知往鉴来,正向引导各族学生学党史、知国史、悉州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各族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增进认同、携手共进、升华友谊,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五是在“严”字上用力,引导学生同心同向。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实施“春雨工程、百花工程、强基工程、领航工程”,筑牢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思想防线。深入开展宪法法律进校园活动,组织全体师生参加省法院庭审进校园活动,邀请司法专家进校开展法治专题讲座,有效提升广大师生法制意识,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州县司法部门联合打造“花尔娜吉法治护航中心”,引导青年学生学法懂法、遵纪守法。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邀请专家开展民族团结专题讲座,解读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引导师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制定发布违规处分办法和规范自媒体平台信息发布办法,严格管理师生言行,坚决抵制谣言,引导正面舆论。通过加强青年法治教育,培养法治信仰,深化法治认知,做到“德法兼修”,引导各族学生自觉尊法守法,主动普法护法,树立“法治主体”意识,担当依法治校和民族团结进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作者单位:阿坝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陈柄志 高琴

(茂县校区)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凤仪大道248号   (马尔康校区)马尔康市马尔康镇达萨街762号 Copyright-2020  川公安网备51322302000009号 蜀ICP备180245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