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的部署安排,我校于5月22日在大礼堂组织了全体同学一起观看《四史》第四课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思政大课活动,此次大课课堂与以往不同,由三位老师按照导入再加上六个阶段的窜讲的方式进行讲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第一课: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顾海良教授,主要讲述了
(1)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阶段。
(2)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3)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4)20世纪20年代中到90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5)20世纪2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
(6)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二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学院副教授 马慎萧教授,主要讲述了
(1)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2)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规律。
(3)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完善。
(4)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5)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付丽莎教授进行窜讲。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
(2)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3)中国共产党成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4)改革开放以来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对于引领大学生在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以昂扬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具有重要作用。